5月6日,高凱住商不動產在蘆山縣龍門鄉紅星村現場書寫,鼓勵災民重建家園。
  秋住商不動產風摧下哀思雨,青城山下祭英靈。
  6月2日晚上,他從蘆山抗震救災一線回到家。次日清晨,他突發腦溢血一病不起,後醫治無效撒手人寰。9月1日,四川都江堰市殯儀館內祭花如海,近千名從四面八方趕來的當鋪朋友、戰友揮淚只為送別他。
  他就是四川陸軍預備役高射炮兵師政治部預任副主任高凱,因連續景觀設計40多天堅守蘆山抗震救災中過度勞累,積勞成疾,永遠離開了我們。
  49歲,正是風華正茂的年齡。時至今日,很多人為他的英年早逝而扼腕嘆息,也為他對國防事業的無限熱愛所感系統家具動和激勵。
  我是軍人
  災區需要就別無選擇
  4月20日,7.0級強烈地震襲擊四川蘆山。得知地震消息後,高凱剛吃過早飯,手裡正拿著藥瓶,他立即掏出電話,向四川預備役高炮師領導請纓參加救援,一旁的妻子勸他病情好轉再去。他卻說:“身體固然重要,但軍人的使命與職責更重要。我是一名軍人,只要災區群眾需要,就別無選擇!”
  在蘆山災區,這位身著迷彩服的書法家四處奔走創作,以自己特殊的方式參與抗震救災。得知蘆山縣龍門鄉敬老院的老人們情緒不好,一連幾天,高凱吃住在敬老院,與老人們拉家常、聊天,漸漸地一些老人露出了久違的笑容。隨後,他給老人們現場創作書法作品。至今,“一方有難,八方支援”、“戰勝災難,笑對明天”、“心寬福自來”等書法作品完好無損懸掛在敬老院。
  在蘆山災區連續奮戰的日子里,高凱雖然沒有親自搜救出一名被困者,挖出一具遺體,但他用另樣的情懷,用1365幅書法作品的力量,激勵災區軍民攜手並肩抗擊災害,重建美好新家園。
  1戶農家小院
  保障135名軍地記者
  4月22日凌晨,在離蘆山縣城不遠處,高凱遇到了一個穿著迷彩服背相機的記者艱難地前行。原來這名記者準備前往震中龍門採訪,可一天一夜沒吃口熱食。
  “這些記者沒吃沒住,怎麼有體力去採訪報道……”高凱找到四川省軍區政治部宣傳保衛處的同志和徒弟彭勇一起商量,把四川省軍區政治部設在彭勇家的“四川省軍區抗震救災新聞中心”接待能力再擴大些,讓到蘆山的軍地新聞媒體記者有熱食吃、有開水喝、有床鋪住,還要能發電……隨即,高凱上街買來幾米紅布,揮筆寫下“解放軍新聞中心”橫幅懸掛在彭勇家的房梁上。
  慕名而來的記者,最多的一天竟然達到130多人。時間久了,這個農家小院也從最開始的“四川省軍區新聞中心”成為災區有名的“解放軍新聞宣傳中心”。
  強忍病痛
  足跡踏遍災區
  這些年來,高凱一直與病魔抗爭,高血壓、關節炎、痛風經常讓他痛苦難受,止痛藥、傷濕膏常伴他左右。在災區奮戰的日子,只要官兵有需求、災區群眾有期盼,他都力所能及地全力以赴去幫助,足跡踏遍了災區的山山水水。
  為幫助解決災區群眾的生活問題,他及時與成都的一些朋友取得聯繫,購買了價值20餘萬元的餅干、麵包、大米等送往寶興。在行進中,由於天黑、路滑、雨大,他不慎摔了好幾跤,左腿扭傷,但他強忍著劇痛,將這些“救命糧”送到災區手中。當他送完這些,有的人勸他還是回家養病,他卻說:“多堅持一分鐘,能幫災區群眾做點事心裡就會踏實一些。”
  4月29日早上,由於連續奮戰,超負荷工作,高凱的血壓在不斷上升,體力明顯下降,他強忍著傷病的疼痛,只是到小診所打了一劑止痛針,又在救助災區群眾的同時,他火線遞交入黨申請書,並被評為四川省軍區抗震救災先進個人。
  高凱走了,生前沒有留下豪言壯語,也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,唯有用短暫的生命詮釋了對綠軍裝的熱愛。
  人物簡介:高凱,農業銀行四川省分行鶴翔山莊副總經理、四川陸軍預備役高射炮兵師政治部預任副主任、四川省國防書畫院院長。近年來,他多次隨部隊參加“5·12”抗震救災、蘆山等抗震救災、實兵演習等任務,創作出3000餘幅富有軍營文化的書法作品義務捐贈災區,3次榮立三等功,被上級表彰為愛軍精武標兵、全國國防教育先進個人、全國優秀預任軍官、農業銀行全國服務明星。2013年8月30日因病醫治無效去世,英年49歲。
  賴兵 孫紹建 薑華 華西都市報記者李媛莉 攝影郝飛  (原標題:鏖戰蘆山40天 他用生命踐行使命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c30jcly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